确切的答案。
林晓有些气馁,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。
“要不咱把这俩东西拍个照片,发到网上问问?
说不定有人懂呢。”
林晓突发奇想。
“行啊,死马当活马医呗。”
李阳表示赞同。
林晓找了个光线好的角度,把发霉的橘子拍了几张清晰的照片。
李阳也精心拍摄了酒精瓶里菌的照片。
两人把照片分别发到了一些小众的学术交流群、兴趣论坛,还在一些问答平台上发布了相关问题,简单描述了发现的过程,并询问大家这是什么菌类,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。
发完之后,他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回复,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大多数群里都无人回应,只有一些无关痛痒的调侃和玩笑。
在论坛上,他们的帖子很快就被新的信息淹没,问答平台上的问题也没有得到专业的解答。
林晓看着手机,失望地叹了口气。
“看来大家都不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的。”
林晓有些沮丧。
“也许是咱找的地方不对,这些东西太专业了,一般人哪懂啊。”
李阳安慰道。
但林晓还是不死心,他看着桌上发霉的橘子,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“要不咱把这橘子霉菌和酒精里的菌挂到网上拍卖?
说不定能碰到懂行的人,愿意出点钱买呢。”
林晓说道。
“拍卖?
能行吗?
这东西谁会买啊?”
李阳有些怀疑。
“试试呗!
反正也没什么损失。
就写具有特殊研究价值,懂的来,让他们出价。”
林晓越说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。
于是,林晓在一个二手交易平台上创建了两个拍卖链接,分别上传了橘子霉菌和酒精里菌的照片,简单描述了发现的地点和过程,最后写上了“具有特殊研究价值,懂的来出价”的拍卖条件。
拍卖设置了七天的时间,起拍价定为了一百元。
虽然他也不确定是否真的有人会感兴趣,但内心还是隐隐期待着能有奇迹发生。
完成这一切后,林晓靠在椅子上,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拍卖链接,心中五味杂陈。
他知道,这可能只是自己在困境中一次不切实际的尝试,但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,说不定真的会有意外的惊喜降临呢。
窗外,城市的霓虹灯闪烁,车水马龙的喧嚣声隐隐传来,仿佛在诉说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挣扎。
林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