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苦视而不见。
出乎意料的是,回复来得很快。
第二天早上,许沐晴趁母亲不注意时打开手机,屏幕上显示一条凌晨三点收到的短信:“不太好。
竞赛时父亲派人来考场外守着,像监视犯人。
发挥失常了。
你呢?”
许沐晴咬了咬嘴唇,迅速回复:“我被监视得更严。
学习小组还好吗?”
“解散了。
没人阻止。”
简短的对话让许沐晴胸口发闷。
曾经充满活力的学习小组,曾经默契配合的竞赛搭档,现在却因为家庭干预变得形同陌路。
接下来的日子,许沐晴和许明哲只能通过这种零星的深夜短信保持联系。
每次她都提心吊胆,生怕被父母发现;每次内容都简短克制,不敢多说一句。
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联系,成了两人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十一月底的月考,许沐晴的数学成绩下滑了十几名,物理更是跌到班级平均线以下。
班主任李老师忧心忡忡地找她谈话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