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且坚毅。
尽管身上衣衫破旧褴褛,满是补丁与征尘,粗布麻线随意缠绕,却丝毫不掩那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,举手投足间尽显不凡。
2.
我心怀满肚子来自后世的“锦囊妙计”,当机立断,寻得机缘,将那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的策略细细剖析,进献于他。
朱元璋彼时正与诸将围坐营帐,商讨军机,闻我此言,先是一怔,那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疑虑,似是对这新奇论调心存考量,可不过须臾,便被惊喜与赞叹所取代。
他霍地起身,大步迈向我,动作干脆利落,双手紧紧握住我的肩头,手上老茧粗糙,却带着灼人的热度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:“兄弟,此乃天赐良策啊!若依此行事,何愁大业不成?”自那以后,我便成了他营帐中的常客,日夜相伴,为他在这乱世纷争中筹谋布局。或于烛火摇曳下,对着沙盘推演战局;或随军出征,在马背上、营帐中建言献策,一路相随,不离不弃。
时光匆匆,战火纷飞中迎来了攻打集庆一役。
那时,我正值二十三岁,年轻气盛自不必说,且满心都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,往昔纸上谈兵的谋划,终迎来实战检验,心思也愈发缜密起来。
朱元璋站在营帐外,遥望着集庆城那高耸巍峨的城墙,眉头拧成了一个“川”字,忧心忡忡地叹道:“这集庆城高墙厚垒,敌军粮草充足,又有援军随时可至,我军强攻,怕是要损兵折将,却难有成效啊。”
我在营帐内,俯身于沙盘之上,手指沿着城墙轮廓比划,手中的小旗仿若灵动棋子,比划不停,口中念念有词:“主公,依我之见,当巧施谋略。
可分兵数路,派遣小股精锐,皆着鲜亮战甲、擎醒目军旗,佯装全力攻打西门、北门,擂鼓鸣号,声势务必浩大,引得敌军主力倾巢而出赶赴驰援。
而我军主力,则悄然隐匿于东门的暗处,蛰伏待机,将士们需衔枚疾走、噤声潜伏。
待敌军主力调离,东门防守空虚之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