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殿外人潮拥挤,喧闹不止。大周朝的王军已经杀入匈奴王庭。
我自嘲笑了笑,或许今晚不用陪哪个男人身下承欢。
臣,郑长晋,恭迎长宁公主回朝。
一袭黑甲,英武非凡。
在大草原呆的这三年犹如我的一生,以至于我早已忘却故人的模样。
我缓慢起身。
郑长晋却盯着我的肚子。惊觉开口询问:这是谁的孩子?
我漠然笑笑,老可汗或者他儿子。也许是哪个臣子。不知道谁是他的父亲。
你该不是以为匈奴人会遵从汉人礼节男女授受不亲,我这三年还能保住我的贞洁吧?当真可笑啊。我眯着眼睛反问他。
他听后眼睛像凝了一层冰。提着满是鲜血的宝剑走出帐外。
帐外惨叫声连连,头颅四滚。血腥味弥漫,一片人间炼狱。
过了好一会,郑长晋换了一身常服端着黑色汤药走进帐中。公主此次还朝,有些东西不要带回去。以免遭人诟病。
我端过药没有犹豫,一饮而饮。
有劳郑大人了。随后肚子一阵剧痛袭来。血从裙摆处流出。我却一点哭不出来,我的泪早就流干了。
半个月后,我回到繁华大周朝。两边百姓夹道欢迎我这个和亲公主。
高台上父皇仓惶起身,抚摸我的鬓发。
旁边沈贵妃穿着最隆重吉服,不,现在是沈皇后。
世人都说长宁公主和亲三年,边疆安定三年 ,功在社稷。是大周朝的有功之臣。外邦三年,余生荣华富贵。我依旧是父皇最宠爱的小公主。
此战大捷,父皇很高兴。大赞郑长晋运筹帷幄,决战千里。从此边疆安定,国泰民安。
郑长晋听旨:郑长晋年少志壮,才高八斗,此战攻破匈奴王庭,迎回长宁公主归朝。特册封为本朝丞相,钦此。
弱冠之年封王拜相,一时风光无量。成为很多少女春闺梦中人。
可百姓却不知晓郑相和公主的情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