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零五推文 > 其他类型 > 来到三国,这乱世我来平王越王师无删减+无广告

来到三国,这乱世我来平王越王师无删减+无广告

不吃烟火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“百姓何罪。”刘牧摇了摇头说道。“朕才是天子。”“你若为天子,自会想明白。”刘宏自嘲一笑道:“有时候,牺牲在所难免,仅一个决策就能让数万,乃至数十万流离失所,可朕真的错了吗?”“臣不知。”刘牧神情不解的摇了摇头。“平定凉州。”“朕准你回陈国,龙骧军则为你亲军。”刘宏目光闪烁,带着一抹笑意。“陛下说笑了。”“王师,怎可为亲军。”刘牧失声一笑,刘宏竟然给他画大饼充饥,难以相信啊。“朕站的比你高,看的比你远,看的更清楚。”刘宏嗤笑道:“百姓是什么,是国之根本,盛世之基,你收纳流民降军,建设工坊敛财,从各州交易货物,包括且不限于矿产,还敢组建大军,若朕不准,你陈国能养数万兵马?”“臣问心无愧。”刘牧起身作揖一拜道。“所以,让你领三河之士,并...

主角:王越王师   更新:2024-12-27 15:1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王越王师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来到三国,这乱世我来平王越王师无删减+无广告》,由网络作家“不吃烟火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百姓何罪。”刘牧摇了摇头说道。“朕才是天子。”“你若为天子,自会想明白。”刘宏自嘲一笑道:“有时候,牺牲在所难免,仅一个决策就能让数万,乃至数十万流离失所,可朕真的错了吗?”“臣不知。”刘牧神情不解的摇了摇头。“平定凉州。”“朕准你回陈国,龙骧军则为你亲军。”刘宏目光闪烁,带着一抹笑意。“陛下说笑了。”“王师,怎可为亲军。”刘牧失声一笑,刘宏竟然给他画大饼充饥,难以相信啊。“朕站的比你高,看的比你远,看的更清楚。”刘宏嗤笑道:“百姓是什么,是国之根本,盛世之基,你收纳流民降军,建设工坊敛财,从各州交易货物,包括且不限于矿产,还敢组建大军,若朕不准,你陈国能养数万兵马?”“臣问心无愧。”刘牧起身作揖一拜道。“所以,让你领三河之士,并...

《来到三国,这乱世我来平王越王师无删减+无广告》精彩片段


“百姓何罪。”

刘牧摇了摇头说道。

“朕才是天子。”

“你若为天子,自会想明白。”

刘宏自嘲一笑道:“有时候,牺牲在所难免,仅一个决策就能让数万,乃至数十万流离失所,可朕真的错了吗?”

“臣不知。”

刘牧神情不解的摇了摇头。

“平定凉州。”

“朕准你回陈国,龙骧军则为你亲军。”

刘宏目光闪烁,带着一抹笑意。

“陛下说笑了。”

“王师,怎可为亲军。”

刘牧失声一笑,刘宏竟然给他画大饼充饥,难以相信啊。

“朕站的比你高,看的比你远,看的更清楚。”

刘宏嗤笑道:“百姓是什么,是国之根本,盛世之基,你收纳流民降军,建设工坊敛财,从各州交易货物,包括且不限于矿产,还敢组建大军,若朕不准,你陈国能养数万兵马?”

“臣问心无愧。”

刘牧起身作揖一拜道。

“所以,让你领三河之士,并更番龙骧。”

刘宏俯瞰道:“凉州平定之后,你在洛阳会影响朕的决策,朕给你的不少,只求未来大汉存续,他日若真的天崩,你庇护朕这一脉,可愿?”

“臣领命。”

刘牧神情复杂,作揖退出大殿。

出了宫廷。

刘牧登上四马车舆。

皇城城楼之上,刘宏目送着车舆远去。

近两个月的时间,他筹算大汉的未来,见了不少道人术士。

所有人都看不到大汉的璀璨,所观所测都是战火不休,神州陆沉的结局。

汉室宗亲。

是他唯一能够倚仗的势力。

因此,他押宝刘姓,最重要的是陈王刘宠与刘牧。

“国祚渺茫啊。”

刘宏叹了口气,自嘲着走向北宫。

若他有一子可以扛鼎,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。

“为什么?”

“我真的不懂吗?”

车舆中,刘牧亦是叹了口气。

他不明白刘宏,不是前世和这一世价值观的碰撞。

或许,他还没有产生上位者的观念,虽然利己,但还是和百姓站在一起,并非是如刘宏,三公九卿一般俯照天下。

不……!

这并不是我的错。

是这个世界的规则,已经腐朽了。

刘牧深吸了口气,闭着眼眸开始揣摩未来。

刘宏想要在洛阳大动干戈,他留下来已经成了拖累,所以平凉州之后,可能会被发回陈国,但时事易变,谁也不敢保证。

正月十五,皇甫嵩出征凉州,公卿百僚皆送于平乐观。

唯独。

刘牧没有出现。

这场本就会失败的征伐战,引不起他的兴趣。

年关已过,对于司隶的事情,他自要加紧处理。

又两日后。

司隶校尉府公文通过廷议。

免河东太守,擢北地王邑赴任河东治民。

令,由廷尉,司隶校尉府,两府同缉十二县令,彻查吏治,凡罪皆诛,并在洛阳城外设鸣冤鼓,遣派羽林,王卒尉同守。

廷议结束之际。

三公九卿呼吸,都能嗅到腥风血雨。

“什么人啊。”

“你可是宗王之子,谁能比得过你们家欺负百姓。”

袁隗一时意气风发,仿佛回到那年二八,负手看着远去的车舆不屑一笑。

本以为汝南袁氏摇摇欲坠,需要新一代崛起扛鼎。

不曾想,他老矣还能为三公,只要皇甫嵩在凉州大捷,董卓借军功洗去罪责,少说三五年之内,没有人能撼动自己的太尉之位。

朝议结束的洪流,朝着宫门外涌去。

肉眼可见,袁隗就是领航的旌旗,所有人都紧随其后消失在阔道上。

“咕嘟。”

嘉德殿前,刘宏抿了口茶,淡淡道:“好风采,太尉当贺。”

“比不得陛下。”

蹇硕在一旁恭敬道。


飞扬的黄巾大纛,旗杆骤然崩裂,朝城外落去。

四箭之威,宛城上下无不是肝胆俱颤,生怕有箭矢落在自己身上。

“咕嘟。”

韩忠吞咽了口唾沫,全身都在颤栗。

不由僵直着脖颈,转头看向断裂的黄巾大纛,以及地上失去呼吸的张曼成三人,然后摸了摸渗出冷汗的眉心。

“渠帅。”

“怎么办?”

一个黄巾力士恐惧无比道。

韩忠抬起发颤且冰凉手,惊恐道:“最后一箭,若是刘牧瞄准本将,定然与张曼成等人一般,他这是要我等不战而降啊!”

“降吗?”

周围的黄巾力士无不胆颤,又变得无比茫然。

刘牧领军初至,仅四发箭矢就击溃他们的战心,难以言说的恐怖啊。

与此同时。

典韦吞咽着唾沫。

这般箭术,远胜过他的飞戟之术。

好在眼前之人是自家世子,这要是敌人,隔着一二百步就将人射杀,还怎么交战?

“走吧。”

刘牧收起五石弓,嘴角洋溢着笑意,淡笑道:“如果城楼叫嚣之人胆怯,自然会让恐慌蔓延宛城内部,到时攻城减轻不少难度。”

“世子威武。”

典韦热血激荡,最终因为没读过几年书,口中蹦出四个字。

“小道。”

刘牧扯着缰绳,淡淡道:“如荀攸,戏志才,方才是军略大道,决胜于千里之外,可惜你与许褚没有天赋,不然也能学习军略,领军在外征战。”

“算了。”

“某对领军之事无感。”

典韦憨笑一声道:“某就想追随世子身边,来年盖几间大房,娶个婆娘,生个儿子,此生便足以,等儿子长大了,授他击戟之术,继续护卫世子!”

“你啊。”

“哈,哈哈。”

刘牧朗笑一声,策马朝着营垒驰骋而去。

典韦傻吗?或许天生如此。

从陈王府发出征召之后,典韦孤身一人而来,而许褚却带着自家大哥与许姓青壮,并领王卒尉,数月来却没有一丝怨气。

由此可见,与许褚相比,典韦才是真正的愚夫,能为门前仗刀卫。

回到营垒。

典韦叽叽喳喳,将四箭慑宛城之事道出。

许褚,王越不为所动,荀攸,戏志才听得瞠目结舌。

“世子。”

“此乃五石弓?”

黄忠瞪着眼睛,视若珍宝的摩挲着强弓道。

“嗯。”

刘牧毫不在意的点了点头。

黄忠倒吸了口冷气,又摸了摸自己背的铁胎弓,复杂道:“某以为,自己能开三石弓已经是当世第一,却不曾想世子更强,可称天下第一神射。”

“你也不差。”

刘牧由衷赞叹一声。

汉末三国,骁勇之人如过江之鲫,箭术亦是如此。

他敢称第一,吕布便可排第二,第三黄忠,赵云不相伯仲,之后以太史慈,曹性等人最为精准,余下都大差不差。

四箭之威。

震慑的何止是宛城,还有黄忠一众人,以及陈国军卒。

一个人,一张弓,四支箭。

从今日开始,势必在整个大汉掀起波澜,令人敬畏。

可惜。

刘牧都不知自己射杀的是谁。

又给宛城内部黄巾军带来多么大的震撼,反而在安排军卒扎营,以及围城诸事。

宛城。

外城,一座府堂中。

韩忠召集内外两城仅剩的高级将领。

众人神情阴郁,带着畏惧与恐慌,时不时吞咽着酒水,麻痹自己的神经。

“张渠帅已死。”

“城中当以韩忠渠帅为首。”

一个黄巾将领复杂道:“城外之人是宗王嗣子,大汉羽林监刘牧,听闻陈国丰硕,陈王刘宠更是擅射,比塞外射雕手更胜一筹,想必父传子,同样擅射吧。”


幸得光武帝刘秀横空出世,聚集士族豪绅重铸大汉,士人掌权之后封杀公羊学,对儒学抽脊断骨,才造就士族二百年辉煌。

他不敢相信,刘牧竟然不顾士族颜面,想要在陈国建设公羊学宫……

大堂中。

一时寂静无声。

许久之后,蔡邕方才深吸了口气。

一双浑浊的眼眸,转落在蔡琰的身上。

他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,看不清弥漫在大汉王朝上空的迷雾,对未来充满惆怅,或许走出洛阳是能够明哲保身的选择。

“蔡师。”

刘牧斟酌片刻,开口说道:“听闻泰山羊氏颇具名望,羊衜亦有清廉才名,如今司隶校尉府还缺少从事,我可以征辟他入仕。”

“多谢世子。”

蔡邕缓缓起身作揖一拜。

没有多言。

便牵着蔡琰的手朝府外走去。

背影中多了几分落寞,以及对洛阳的留恋。

为官数十载,没想到有朝一日,竟然会舍下鸿都博士之身离开帝京,前往郡国做一个学宫祭酒,真是世事无常……

翌日。

洛阳再度掀起波澜。

鸿都门学,律学博士蔡邕挂冠请辞,并在宗正府登记造册,前往陈国授学。

此消息发酵之后,影响最大的莫过汝南袁氏。

因为,没有一个士族,愿意让海内大儒在毗邻之处授学。

“可笑。”

“蔡邕一介朽木之躯,去了陈国又能如何。”

听闻消息之后,身在郎中府的袁术不屑一笑,对此并不在意。

“公路。”

“你太过轻视刘牧了。”

坐客的太仆袁基神情凝重,说道:“一个蔡邕算不得什么,但能让陈国开学府才是大事,尤其是蔡邕去做祭酒,看来陛下对陈王刘宠与刘牧很信任啊。”

“兄长。”

“刘牧且不提。”

袁术有些羞臊,咬牙切齿道:“袁本初那个庶家子都在战场拼杀,企图争夺军功,难道父亲与叔父就没有什么安排吗?”

“急什么?”

袁基斥责道:“董卓此次在冀州征战不利,陛下已经下诏问罪,叔父怕是要退下来,所以准备让你登上河南尹之位!”

“当真?”

袁术大喜,神情满是迫切。

河南尹,统御河南郡,连洛阳令都要归其治理,可比郎中强太多了。

“没办法。”

袁基摇了摇头,叹道:“听说叔父与大将军何进多次交涉,等叔父主动退下来,你就能登上河南尹之位,至于董仲颖怕是需要大将军与陛下交涉!”

“某明白。”

袁术连忙起身给袁基斟酒。

“仕途多磨啊。”

袁基可没有袁术那么没心没肺。

朝堂中,汝南袁氏,弘农杨氏的势力不断锐减。

父亲袁逢久病,空挂一个执金吾职,不知能不能撑过今年年关;叔父袁隗因董卓作战不利被牵连,朝中只余下他们兄弟三人。

其中官职最大,就属他这个太仆卿,次之便是袁术即将登临的河南尹。

弘农杨氏亦是如此,杨赐老矣,特进回府待职,杨彪仅是卫尉卿,杨修还没有成长起来,其他旁族不值一提。

偌大的宫廷,两大士族豪门,竟显得凋敝万分。

恐怕,等黄巾之乱过后,他们这些士族子弟,还要大将军府庇护。

与此同时。

洛阳,诏狱之内。

刘牧将食盒放在案几上,取出三盘餐食,又取出一壶秋酿。

“世子。”

“不需要避嫌?”

卢植小心翼翼的用布帛擦了擦竹筷。

从他被羁押入狱。

满朝上下,没有人过问,没有人探望。

狱卒给他的吃食倒是不错,每餐都有肉食。

“不需要。”

刘牧从革带摘下天子玉符,盘腿坐在茅草上,拂袖道:“蔡师挂冠,今日去宗正府请命前往陈国授学,陛下应了。”


“世子。”

高顺国字脸变得肃然,说道:“龙骧军为轻骑,当以骑射为重,冲锋破阵的折损太大,末将认为对外当重铁骑,对内当重步卒。”

“继续。”

刘牧倚着车厢说道。

“呼。”

高顺吐了口浊气,沉声道:“末将认为,兵不在多而在精,若是有一万重甲步卒,配上长矛手弩,就算是铁骑都可以碾压过去。”

“魏武卒。”

“秦之锐士吗?”

刘牧嘴角扬起一抹笑意。

“是。”

高顺点了点头。

刘牧思忖道:“你自以为可统御多少兵马?”

“最少八百,最多一万。”

高顺惭愧道:“末将本是朔方一都尉,多年与乌桓,鲜卑交战,对步卒克制骑兵颇有心得,想要将大军如臂使指,一万便是上限,超过一万之数,皆为大会战,从各方抽调兵马,辎重,末将现在还未经历过。”

“那便给你一万。”

刘牧淡笑道:“平黄巾之乱时,我曾领陈国军卒一万人,临号第一军团,你明日携我手书奔赴陈国,设陷阵营,此为重甲营,莫要让我失望。”

“敢不效死。”

高顺胸膛中暖流淌动,声音响彻车厢。

“记住。”

“兵,要藏好。”

刘牧淡淡道:“征陈县县尉许定为陷阵中郎将,陷阵营组建之后莫要在陈国长时间屯驻,配合豫州刺史骆俊,对豫州各郡的匪患进行打击,算是磨砺兵马了。”

“诺。”

高顺是纯粹的军士。

对上他直言不讳,对下更是从令而行。

刘牧得天恩,他自为汉臣,总不能组建陷阵营,想要打进洛阳吧?

“嗯。”

刘牧满意的点了点头,说道:“幕府前护军是南阳黄忠,如今在陈国协助我父王掌军,你平时多和他聊聊,大儒卢植也在陈国,要多学兵法,一万卒为将,十万卒为帅,希望你不会止步于将领!”

“末将明白。”

高顺眼眶有些发热。

士为知己死,莫不过如此。

三位大将的到来。

为刘牧构建起逐鹿天下的拼图。

如今,他只需要依靠陈国稳健发展,就能逐渐壮大。

翌日。

高顺领着一百王卒尉直奔陈国。

刘牧为未来立下誓言,至少要让史书绕不开他的名字,将大汉龙旗插满整个世界。

年关之日。

各大士卿府守岁。

天子刘宏依礼制,让常侍对三公九卿送去夜宵。

“诸位。”

“且坐着啊。”

刘牧翻看着满宠送来的密报,头也不抬的对堂下众人发话。

今天守岁,留在府中的都是心腹,司隶校尉属官,只有裴茂,卫觊,羊衜等人才有资格。

“诺。”

众人应声入席。

刘牧捻着手指,将密报放在桌案上。

交州,益州本就是偏远桀骜之地,以部族而盛。

两地百姓不堪重负,一些人已经开始招兵买马,想必明年就会举事。

冀州太行山的张燕,青州的黄巾余孽,都是一股不小的势力,必定引起朝廷注意。

“世子。”

戏志才抿了口酒水,略有所思道:“如今算得上烽燧遍地,朝廷主战凉州之乱,已经无力支援地方,各州郡自行募兵平叛,恐怕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,而且地方官吏,士族壮大,于朝廷无益啊。”

“不错。”

荀攸颔首附和。

卫觊,裴茂,羊衜等人连连点头。

唯独,典韦,许褚二人嘴里塞满肉食,还在埋头苦干。

“世子。”

赵云义正言辞道:“地方不平静,太行山更是如此,某来洛阳之时,占据黑山的张燕已经聚集数十万流寇,还有不少流民,在山中自给自足,犹如国中之国。”

“并州,哎。”

张辽叹着摇了摇头。

并州本就是边塞,雁门更是如此。


与此同时,刘宠奉上印信,辞去车骑将军之职。

这份战报,令朝野上下的士卿脸色涨红,被无形的巴掌打的啪啪响。

从黄巾之乱开始。

刘宠,刘牧父子二人征战多地,朝中从未有过奖赏。

南方大定,便送还车骑将军之印,显得他们这些人心胸狭隘,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

仅数日。

张让门客勾结太平道之事爆出。

这股邪风,再度吹到了常侍身上。

朝中掀起的波澜,从洛阳辐射到各州战场,北方各州尤为严重。

“人祸啊。”

冀州,广宗城外的大营前。

卢植送走了小黄门左丰,眼中满是颓然。

南方大定,他还以为乱世将平,却没想到朝中的动荡,会波及在他的身上。

“将军。”

宗员眉头紧蹙,附耳劝道:“常侍,小黄门宣诏,或多或少要给一些金银,将军还是给些东西,免得阉宦回朝乱说。”

“你不懂。”

“给不给,已经不重要了。”

卢植无奈一笑,负手朝着大营走去。

战争,不过是政治的延续,内部战争更是权力争斗的衍生品。

既然南方已经大定,黄巾军翻不起风浪,且沆瀣之事再度波及朝中士卿,常侍,他这个临战挂印的北中郎将,也该落下帷幕了。

亦如陈王刘宠,自奉车骑将军印,结束属于他的使命。

军功切割,胜利果实分配,恐怕落不得他们这种主战之人的头上。

皇甫嵩,朱儁,曹操,袁绍,以及他的门生公孙瓒,刘备等人,才是此次的受益者。

“将军。”

“末将愚昧。”

宗员脸色大变,匆匆跟上脚步。

卢植微微侧目,笑着说道:“用不了多久,某便会被下狱审问,朝廷会遣派新的将领来主使这场战争。”

“什么?”

宗员瞳孔大张,有些难以置信。

自卢植挂印以来,在冀州连战连捷。

张角被迫退守广宗,与张梁,张宝成掎角之势才能自守。

这般战绩,纵然没有功劳亦有苦劳,比不上传闻中的陈王刘宠,及羽林监刘牧,也不至于被下狱吧?

“些许荣辱。”

“你我何必放在心上。”

卢植神情不变,像一位智者般说道:“公卿之位有数,容不得他人登台争权,所以平乱之功需要切割,分给你们!”

“末将不服。”

“碌碌之臣,焉能高坐。”

宗员脸色涨红,心中万般委屈化为怒火。

朝中的公卿分割军功,却将奔赴战场的主将弃之不顾,何等荒谬。

“你啊。”

卢植摇了摇头,解释道:“陛下所准,谁敢逆诏,连陈王刘宠都需要舍弃车骑将军,遑论某一个北中郎将。”

“可耻。”

宗员拳头一握再握,低声唾弃不已。

奔赴战场的人,却被朝中庸庸碌碌之徒拿捏,悲愤之情溢于言表。

“这就是政治。”

“天子也要交易,妥协。”

卢植笑了笑,转头看向广宗城楼飞扬的黄巾大纛。

平乱之功太大,陈王刘宠用军功与车骑将军之位,换来数十万流民以及一些降军,堵住天子的猜忌,士卿的抨击。

他功未成,亦要退出战场,为天子争权。

公卿之位不必争,争的自然是地方上的权力。

当权力不足时,妥协便是政治;当权力足够大,铁血战争亦是政治。

一个卢植。

一个张角。

一个陈王刘宠。

在这场战争中代表不了什么。

而这就是位卑之人的悲哀,有心报国,却发现前路渺茫,有心救民,才发现临渊而行。

卢植远去。

宗员神情莫名的有些悲凉。

一个背负大汉兴衰的主将,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,是为将者最大的耻辱,可他作为副手,却只能眼睁睁看着,什么也做不了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