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灰色的清晨
1. 破晓
天津的冬天带着股子湿冷,特别在凌晨五六点钟,空气里总是夹着刺骨的寒意。地铁站口的探照灯还没完全熄灭,橘黄色的灯光在青灰色的水泥地面上投射出斑驳影子。郑运杰裹着厚厚的安检制服,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安检仪旁。他的工位并不起眼,就在地铁站安检机器后侧一张小桌子前。偶尔他会抬起头,用目光扫过人来人往的乘客,可更多时候他只盯着那台显示器,机械而麻木。
这份工作对于刚满二十四岁的郑运杰来说,乏味却安全。他和无数普通年轻人一样,背负着并不光明的现实和看似永远攀不上的未来。他父亲郑宝崎曾希望他考一所好大学、进体制内,可惜“理想”在中考时就折戟沉沙,高中时他混了个普通学校,大学也只读了一个勉勉强强的大专。学业结束后,父亲托朋友关系,才给他安排了这份地铁安检的活儿,虽然不体面、工资也不算高,但胜在稳定。
然而,对于郑运杰来说,这种“稳定”便意味着“死气沉沉”。终日的机械重复、单调监看,让他对未来失去期待。他也时常抱怨:这是条看不到尽头的路。更让他烦躁的,是父亲郑宝崎那双永远带着“恨铁不成钢”意味的眼睛。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从来不多鼓励一下自己;父亲更不知道儿子心中的愤怒就像火山口一般,埋藏在阴郁之下。
这天早晨六点的安检口人不算多,几名乘客抱着外地来津的厚重行李,经过他面前。有人带着某种疲惫或警惕地看他一眼,却也没人搭理。他默默地给每位乘客递回包,直到交接班时,才松了口气,打起哈欠去换工作服。地铁员工通道前的镜子里,他瞥见自己略显呆滞的脸,突然心生厌恶。或许,这厌恶不仅仅针对自己的样貌,更是厌恶那种人云亦云、内外割裂的生活。
2. 父与子
地铁站外,晨光微亮,街上的早餐铺子已经忙活开了。郑运杰站在路边,打算去吃点东西。他掏出手机,看见三四条未读短信,全是父亲发来的: